学院简介 |
党政班子 |
学院新闻 |
通知公告 |
实验教研室是根据学院学生实验、实习和实训设立的基础实验教学研究和管理组织,也是落实和推进系日常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的重要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完成学院各专业实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实验课程及其他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任务,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组织各种技能、比赛活动,实验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布置、检查实验教师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状况,加强所属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等。
1、实验教研室由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分管领导并共同对二级学院院长负责。
2、实验教研室原则上设立正副主任,教研室主任负责全面工作,教研室副主任可根据工作需要分管相关工作。
3、实验教研室主任根据工作需要可安排其他教师负责一些具体专项工作,如实验室管理、实践教学、科研管理、资料管理等(以上工作作为二级学院(系)、教研室管理工作量)。
1、组织落实实践性教学任务
实验教研室按照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组织完成实践性教学任务。主要包括:落实实验教学任务和课外各种比赛准备工作,准备和组织教学中的各种实验、实习环节;指导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及毕业答辩工作。
2、组织并实施实验课程建设工作
实验教研室是学校实践性课程建设的主体,其主要的职责有: 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根据实验室教学规划申报实验室建设项目,实验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组织对实验指导书、综合型设计指导书等实践性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工作,引进或开发多媒体实验课件,负责与课程相关的教师队伍和资料室等辅助教学设施的建设。
3、开展实验教育教学交流和改革研究
结合实验课程的特点,制定实验教学研究的规划,并提出年度实验教学研究项目,主要提出满足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需要的实验室建设方案和实验设备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和改革各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和结构,改革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实验内容,探索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研制或推广通用实验评分标准。
4、开展实验科学研究工作和各种学术性活动
实验教研室应根据学校和本部门的科学研究总体规划,在兼顾社会需要,实验室装备情况和实验教师专长的基础上,积极申报校内外实验科学研究课题,鼓励实验教师在认真搞好基础研究的同时,积极从事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实验教研室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有关实验性教学改革讲座,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
5、开展实验教学检查和质量监控工作
实验教研室应定期组织教师互相听实验课,组织观摩实验教学,同时,应经常收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帮助实验教师改进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实验教学任务下达后,督促实验教师按照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的规定,认真备课,钻研实验指导书,写出实验教案,并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组织实验教学,对青年实验教师和新开实验课程教师要注意具体帮助指导。担任通开课实验教学任务的教师,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实验教研室可适当安排集体讨论重点课程内容问题,集思广益,提高实验讲课质量。
6、加强教师教育教学定向和培养培训工作
实验教研室应根据学院各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的要求,确定实验教师的教学方向、教学课程和科研方向,认真制定实验教师培养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特别重视对中青年实验教师和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实验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有计划地控制教师的增减,提高工作效率。
1、例会制度
实验教研室原则上要求每两周一次例会或活动(根据需要可每周一次),布置落实院(系)下达的工作任务,同时布置和分工本教研室工作计划以及工作任务。教研室活动要主题明确,解决实际问题,且注意问题的连贯性。
2、值日和工作记录制度
实验教研室对各位教师要安排轮流值日,排出轮流值日表,落实实验管理岗日常工作。各实验室要建立工作记录本和学生签到本,同时做实验管理员的工作交接。
3、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教研室要保持各实验室室内卫生整洁,东西放置规范合理,除开放实验室外,各实验室钥匙必须由实验室管理人员报告,不准交给其他人员和学生,实验教研室各项设施和资料和桌面要摆放整齐。室内电脑和相关电器要做到及时关闭,教研室钥匙不准交给其他人员。
1、实验教研室基本情况
包括:(1)实验教研室概括和专业介绍;(2)实验教研室职能职责划分;(3)实验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4)实验教师教学、科研方向和能够承担课程登记表;(5)外聘实验教师登记表;(6)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情况等。
2、实验教研室管理资料
包括:(1)实验教研室管理制度;(2)实验教研室工作计划和总结;(3)实验教研室每学年情况备案表;(4)实验教研室每学年活动计划表;(5)实验教研室会议记录本;(6)实验管理员工作记录本等。
3、实验教学管理文件资料
包括:(1)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各专业开设实验课程教学大纲;(3)各专业实验任课教师情况一览表;(4)新进实验教师试讲记录等。
实验教学运行文件资料
包括:(1)实验教案、讲义;(2)听课记录;(3)实践教学记录;(4)学生实验报告;(5)学生专题实习报告等。
5、科研教研文件资料
包括:(1)科研项目情况;(2)论文著作情况;(3)科研获奖情况;(4)学术讲座情况;(5)指导学生科研和获奖情况等。
6、实验实践资料
包括:(1)实验室情况;(2)实验课程和实验指导书情况;(3)实践基地建设管理情况;(4)认知实习情况等。
7、毕业实习和论文资料
包括:(1)毕业实习和论文指导教师一览表;(2)毕业论文及相关资料等。
8、实验教师教育教学和教书育人典型事迹及各种评价考核情况等。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加强实验教学基本规范建设,增强全体实验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师教学工作规程。
(一)师德修养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作风正派,品行端正,治学严谨,教书育人。
2、以学生为本,注重言传身教。既要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又要严格要求、严格考核、严格管理。
3、严格教学规范,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
4、不准酒后上课,不得在上课时打开手机等通讯工具,更不得中断教学接听手机。
(二)任课资格
1、新进实验教师要完成岗前培训,熟悉教师职责,原则上要经经教研室试讲和考核合格后进入实验教学岗位。
2、青年教师应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大学教学论等课程,掌握教育科学理论,了解教育规律,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授课艺术。
3、新开课实验教师应按照拟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较熟练地掌握实验课程的内容、重点和难点,熟悉有关实验教学参考书及其他参考资料。
4、实验教师开设新课程应符合以下条件:
(1)实验教师对这一学科领域作过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并积累有相当数量的资料,编写出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2)备课充分,编写出较详尽的讲授提纲;
(3)拟开新课的实验教师应提前一学期提出申请,并经学院(系)、教研室审批。
5、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应担任实验主讲任务:
(1)未取得岗前培训合格证书者;
(2)未经助课环节训练或效果不好,不具备讲课能力者;
(3)对新开实验课程内容未能掌握,缺乏准备者;
(4)对已开实验课程以往讲授效果差又无切实改进者。
6、聘任校内外教师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经二级学院(系)同意后方可聘任。
(三)实验课堂教学文件
1、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所教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体现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
2、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教学大纲是实验教师从事课堂教学和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依据,也是检查实验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实验教师在执行中对实验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不得轻易更动。
3、教材
实验教材是课程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选用的实验教材要符合实验教学大纲要求,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应用性。
4、参考资料
实验任课教师应明确指定与教材匹配的中、外文必读书目、辅助实验教学用书和参考资料。
5、讲义(教案)
任课教师要在认真领会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编写出详细的讲义。讲义作为教学实施的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每各实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讲授的内容提要、实验实践内容;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课外学习指导和作业量等。
6、练习思考题
每门课程要配备有利学生学习、便于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的练习题和思考题,以便学生课外学习。
7、《教学进度表》(《教学周历》)
每学期第一周实验任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学时、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认真填写《教学进度表》(《教学周历》),并加以切实执行。
8、考核方式
实验任课教师要依照课程要求和院系教学改革要求确定有效考核方式。要注重全面考核和过程考核。
(四) 课外指导
1、主动指导
课外学习指导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主要内容包括:指导学生制定自学计划;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查阅文献资料,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辅导、答疑
辅导、答疑一般采用定时和不定时、个别和集体方式进行。同时注意满足基础较差和优秀学生以及不同需要的学生要求。
学院微信公众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成都工业学院通信与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成都市郫都区中信大道二段1号